2022年太重煤機有限公司環境信息公開表(第一季度)
單位基本信息
單位名稱 |
太重煤機有限公司 |
組織機構代碼 |
91140000699118546G |
單位地址 |
山西示范區電子街25號 |
地理位置 |
經度:112°35′37.9" 緯度: 37°45′15.19" |
法定代表人 |
梁飛 |
郵編 |
030032 |
環保聯系人 |
吳帥 |
聯系電話 |
0351-7867042 |
行業類別 |
礦山機械制造 |
行業代碼 |
C3511 |
單位簡介 |
太重煤機有限公司是在山西省委省政府推動下,為振興山西煤機裝備制造業,由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整合原太原礦山機器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國有資產成立的國有大型煤機制造企業。太重煤機有限公司廠址位于山西示范區電子街25號A區。公司屬于工貿行業,機械制造企業。經營范圍:采掘設備、輸煤設備、輔助運輸設備、電氣成套設備、露天采掘設備、洗選設備、煤焦設備、煤炭氣化設備、工礦配件、減速機。公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采煤機械設備制造廠家之一,具有較強的設計研發、生產、安裝和服務能力,先后開發出百余項新產品,有30余項填補了國內空白,有50多項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具備綜采成套設備的生產、試驗、組裝和成套供應能力。1800KW電牽引采煤機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09年研制成功的世界最大功率2500KW電牽引采煤機是我國第一套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千萬噸級礦井綜采成套主要設備。2013至2014年,依托國家發改委“十二五”智能裝備發展專項——《煤炭綜采成套裝備智能系統開發與示范應用》,完成安全高效煤炭綜采成套裝備智能化系統和MG1150/3000-WD智能型交流電牽引采煤機研發制造。 十二五期間,太重煤機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以太原為中心的世界煤機產業基地”戰略要求,通過打造“四個一流”實現高端制造目標;通過建設“四個基地”,把企業建成中國一流、世界著名的煤機企業集團,努力實現跨越發展目標。太重煤機有限公司在山西省大型國企中率先“退城入園、整體搬遷”,在國家級山西示范區征地750畝,新建了煤機裝備制造基地,擁有制造車間15萬平方米,新增118臺關鍵核心設備,公司現有金屬切削設備326臺,在崗職工1939人。2012年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20.39億元。成為我國最大的采煤機制造基地之一。 |
廢水排放信息(2022年一季度)
廢水排放口編號位置 |
DW001生產廢水總排放口 經度:112°35′46.79″ 緯度:37°45′12.21″ |
監測單位和方式 |
山西藍標檢測有限公司 手工監測 |
核定年排放廢水總量 |
/ |
實際年排放廢水總量 |
32235噸 |
執行的排放標準 |
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表1中A級排放限值 |
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 |
排放方式:間斷排放,排放期間流量不穩定,但有周期性規律。 排放去向:太原金世紀陽光水凈化有限公司 |
污染物名稱 |
COD(mg/L) |
氨氮(mg/L) |
石油類(mg/L) |
pH |
懸浮物(mg/L) |
BOD5(mg/L) |
規定排放限值 |
500 |
45 |
15 |
6.5-9.5 |
400 |
350 |
2022.3.4第一次監測濃度 |
251 |
25.8 |
0.67 |
7.3 |
22 |
69.8 |
2022.3.4第二次監測濃度 |
276 |
24.6 |
0.7 |
7.4 |
20 |
74.5 |
2022.3.4第三次監測濃度 |
240 |
25.1 |
0.68 |
7.3 |
19 |
66.3 |
|
|
|
|
|
|
|
|
水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營信息
治 理 設施 名 稱 |
數 量 |
投 運日 期 |
處 理 工 藝 |
設計 能力 |
實際 處理量 |
運行時間 |
運行情況 |
污水處理站 |
1套 |
2013年5月 |
隔油、調節、氣浮、沉淀過濾 |
50噸/天 |
<1噸/天 |
根據需要開啟 |
正常 |
噪聲排放信息(2022年一季度)
監測日期 |
檢測 點位 |
晝間(07:20-07:53) |
標準限值 |
達標 情況 |
夜間(22:05-22:47) |
標準限值 |
達標 情況 |
Leq |
Leq |
2022. 3.4 |
廠界1# |
52.3 |
60 |
達標 |
43.3 |
50 |
達標 |
廠界2# |
53.7 |
60 |
達標 |
44.4 |
50 |
達標 |
廠界3# |
52.5 |
60 |
達標 |
45.0 |
50 |
達標 |
廠界4# |
54.2 |
60 |
達標 |
43.9 |
50 |
達標 |
環境監測信息
監測單位和方式 |
山西藍標檢測有限公司 手工監測 |
監 測 點 位 圖 |
經度:112°35′46.79″ 緯度:37°45′12.21″ |
監測報告 |
因文件太大,需要者與單位聯系,依申請提供復印件。 |
自行監測方案 |
因文件太大,需要者與單位聯系,依申請提供復印件。 |
手工監測結果數據 |
日常監測結果化驗記錄,需要者與單位聯系,依申請提供復印件。 |
自動監測結果數據 |
無自動監測項目 |